第四百零七章 君主立宪策 荀彧降汉帝

马服君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番茄小说网 www.fqxsw.io,最快更新汉末屠家子最新章节!

    简而言之,这个终极计划就是君主立宪制!

    秦汉之前,中国施行的是分封制,就是一个天子很多王,各地的王拥有全部的行政权和军事权。分封制演变的后果就是春秋战国,皇帝衰弱,各个王之间相互争霸。最后秦始皇一统天下,完成了集权,施行的是皇帝独裁的郡县制。分封制存在很大的缺陷,主要的问题就是各地的王权力太大,不受约束。皇帝独裁也有很大的缺陷,就是容易陷入一治一乱的无解循环之中。因为当皇帝,在每一个时代,对每一个胸怀大志的人来讲,都是不可抵挡的诱惑。

    而君主立宪制,诈一看,与分封制有一定的相似,同样是一个天子,各个州行使自己的主权。这样的制服,大汉的百姓理解起来并不费劲。但实质上,君主立宪制和分封制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君主立宪可分为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本质还是皇帝独裁,无法从根本上限制皇帝的权力,也就难以抵御别有用心者对帝位的觊觎。议会制君主立宪则可以最大限度解决这个问题。

    具体表现形式为:

    1、皇帝作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只享受尊崇的地位和待遇,只行使祭祀天地、对外交往等礼节性事务,议会成为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而且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名符其实的国家权力中心。

    2、议会由选民选举产生并向选民负责,议会(上院、下院)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的权力,其实质是将国家实际权力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3、政府(责任内阁)掌握行政大权,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政府产生办法:内阁由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组建,下院多数党领袖即为内阁首相。

    国家元首、议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政府(内阁)由议会选举中的多数党产生,对议会负责。皇帝无权废止法律,不得干涉议会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皇帝无权对政府(内阁)的行政进行干预,政府(内阁)无须向皇帝负责。

    国家元首地位和职权:皇帝虚位,没有实权。

    政府首脑:首相。

    权力中心:议会。

    三权分立的具体划分:立法权——下议院(议会);司法权——上议院(议会);行政权——首相和内阁。

    军事上由议会授权,首相代表政府具体执行。

    大汉版的君主立宪制由何咸提出,历经司马徽,朱儁,郭嘉,贾诩,徐庶和程昱等人的不断修改和完善,其核心内容三权分立不动,其他的则多适应大汉的实际情况。

    比如说,保留了九卿的官职。但九卿不再负责全国事务,而是专门作为皇帝的内官,负责皇家事务。取而代之的是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全国各项行政事务,六部部长称尚书,六部之上设丞相三人,正丞相一人,左右丞相各一人。三位丞相加上六部尚书,成为内阁,是大汉最高的行政权力机构。

    丞相需要通过议会的选举产生,丞相确立之后,组建自己的九人众的内阁,负责大汉的行政事务。而所有的内阁成员必须是议会的议郎。议郎原则上由每个县选择产生一人,作为代表。

    在各州,同样有自己的议会。州刺史通过本州议郎的选举产生,郡由本郡的郡议郎选举产生,而县令则由全县百姓普选选举产生。当然,按照现在大汉的受教育程度,县令基本上会由当地的大族乡绅把持,但随着教育的普及化,百姓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这种政治垄断会慢慢解开。这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发展进程,何咸想要构建的是保证有这样一条渠道的存在,让大汉的有识之士能够通过正规的法律途径参与到大汉的管理和发展建设当中去。

    从现有情况来看,君主立宪制保证了汉室皇位不动摇,但作为回报,皇室相当于是拱手将权力让给了百姓。或者说,现阶段看,是让给了以何咸为首的南阳军各级文武将领。对于世家大族来将,这样的权力分配方案比何咸当皇帝还要优渥,他们根本没有反对的理由。

    “这件事情还是交给我去办理吧!”郭嘉接过何咸的话茬道,“皇帝肯定会不乐意,会有脾气,若是你直接和皇帝发生冲撞,事态将不可回转。而我去通知,则没有这个顾虑,皇帝也会以为这是我们对他的一个试探,不至于鱼死网破。”

    郭嘉的意思是不想何咸与皇帝直接撕破脸面,毕竟天下未定,这个计划也只是一个计划。最终的实施肯定需要天下平定之后,方能推行下去。

    “也罢!先把这个计划递交上去,让皇帝有个心理准备,也让那些阴谋论者知道,他们最终的敌人不是我,而是整个大汉的受益者!”

    “其实,他们也是这个计划的受益者,希望他们认清楚自己的定位!”郭嘉轻笑道。

    “对了,文若怎么样?还是不肯为我军效力吗?”何咸突然想起来在陈留俘虏回来的荀彧。

    郭嘉苦笑着摇头道:“若是公达的话,想必已经审时度势了。但文若的性子从小就非常倔强,认定的事情不肯回头。他不肯投效我军,但是愿意接受九卿之一的大司农之职,为皇帝效力。”

    “效力皇帝就让他效力皇帝吧!总比软禁起来荒废着要强!人各有志,只要他开心就好!“何咸感慨道,”这份计划刚好也可以让他看看,让他也明白我们的心意从始至终都是为了大汉,为了天下百姓!相信凭他的智慧,在他的解读之下,皇帝会更容易接受这份计划!对于我们而言,也算是帮忙了!”

    郭嘉眼前一亮,道:“主公英明!这样一来,文若的一身智慧,也算尽其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