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网 www.fqxsw.io,最快更新水浒传之武大郎传奇最新章节!
李士宁,自称已有二三百岁高龄,以道人的形象现身京师。据称,善说吉凶祸福,精通卜卦方术,不少人都惊叹于他的神奇,很多达官贵人都以与李士宁相识为荣。
其中,最有名气的当属王安石。王安石做宰相之时,李士宁在其家中居住了半年之久,两人相交莫逆。不少宗室成员也与李士宁有过来往。
后世记载李士宁的文章不多,唯一可查的是司马光所作的《涑水纪闻》,记载的李士宁却是一个歪门邪道、目不识丁的家伙。传播异端邪说、甚至大逆不道,迷惑了许多人。
“原来道长就是李士宁。”叶望看了一眼老道,更加觉得司马光所说不假,看着女尼,淡淡说道:“我还真是想不通,为何郡主还会与这骗子一起。”
赵世居谋反,本来就是一件子虚乌有的事情。赵世居贵为皇家宗室,无兵无卒,平身喜好文学,广交士大夫,颇有声誉,做的本来就是一个清闲王爷。
初传赵世居谋反,本来查无所据,负责审查的提点刑狱本已准备不了了之。
谁知,忽然跳出来李士宁的一杆子破事。原来,李士林号称知千年未来,晓天下大事。见过赵世居后,看面相声称“世居似太祖”,更假传箴言,说赵世居当受天命,必可称帝。
赵世居典型的傻白甜,竟然深信不疑,对李士宁赐予厚赏。这还不算,这李士宁又赠与赵世居一把钑龙刀,还声称,“此刀非世居不可得。”
前有“烛影斧声”,你这就玩上了“钑龙之刀”,言下之意何其明显?再加上,朝坊之中本来就流传:“太祖之后,当再有天下”,虽然只是捕风捉影之事,宋神宗却仍然不免震怒。
果不其然,仅凭这个理由,赵世居谋反案就匆匆定罪,好事之人李士宁被好友王安石保护,免了死罪,流放了事。倒霉蛋赵世居却成了背锅侠,把谋逆大罪全盘接下,不仅自己被下令自杀,还祸及妻儿。
子孙宗室排行全部被取消,一律从皇家族谱中除名,年满五岁以上还全部终身监禁。妻女也一律被判出家为尼。
可以说这天降横祸,完全是李士宁一人之祸。偏偏这赵家的小尼姑还和李士宁又搅在一起,叶望也是好生奇怪。
“大胆!你怎敢对仙翁无礼!”女尼本淡然处之,此时却也按捺不住,拍案而起:“仙翁知过去未来,若非奸人走漏风声,我父自然大师可成!”
“呵呵!”叶望看了一眼小尼姑,不咸不淡地干笑了两声。暗道:糟了,赵世居的傻白甜基因铁定是遗传到了自家闺女身上。不然这家破人亡之下,竟然还对李士宁这妖道信之笃笃。
有理说不清啊,我是该拿了这些银票走人呢,还是该拿了银票和地契一起走人呢?
“小友不明真相,郡主切莫着急!”李士宁反倒脸色不变,起身拦住了女尼,嘿嘿一笑,说道:“世人都怪我疯癫,我笑世人看不清啊。”
叶望露出一副,你就是傻逼的表情,冷冷地看着李士宁表演,就不搭腔。
“诶……”李士宁找不到话茬,不免有些冷场。好在有女尼打抱不平,愤然道:“李仙翁,你拿宝图给他一观,看他如何说!”
“贫道正有此意!”李士宁施施然坐下,又往怀中掏出一物,叶望也不由好笑,搞不好这老道士还真有些真功夫,不然怀里怎么各种东西总能掏个不停?
“小友请看!”叶望左看右看,李士宁这次拿出的却是一本小黄书,额,不是。是一本黄色封面的残破旧书。李士宁捧在手里,小心翼翼地将书页展平,唯恐残破一点。神情之中,更是满怀虔诚,将那旧书先捧到额头,口中念念有词,再慎之又慎地端放在叶望桌前。
“诶?这个是……”叶望本来毫不在意,扫了一眼书皮后,却是大吃一惊。万万没想到,自己会在这里忽然看到这本后世传颂的奇书。
“推背图?这个就是推背图?”桌上,放着的正是一本《推背图》,只看纸质,就知道颇有历史。难道这本就是历史上最早的《推背图》?想到这里,即便是叶望,也不禁心中怦怦直跳,有些激动难耐。
《推背图》可以说是中华历史上最富盛名的奇书,也被誉为中华预言第一奇书。相传,一千三百多年以前,唐代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命当时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易学家李淳风和一代相学宗师袁天罡推算大唐的国运,由于李淳风推演入神,一发不可收拾,竟推算到了唐以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说道:“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李淳风这才不再推演。
但到此为止,《推背图》也已经预言到了六十卦象,且最神奇的是,《推背图》的每一卦象都有李淳风和袁天罡手绘的图像,再配上谶语和律诗一首。不同与西方的《诸世纪》预言,《推背图》通过卦、图、颂、谶四要素相对照,可以说及其直白简单,令人一看就明,一读则惊。
只因为《推背图》演算的历史,简直是过于精准,令人咋舌。
“这,这是原本的《推背图》吗?”叶望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桌上的小黄书,声音都不免有些颤抖。
“小友竟然知道此书?”李士宁眼中闪过一丝惊疑,诧异地看着叶望,心里的震惊甚至不比叶望少,但还是说道:“小友果然不凡,竟然还知道此书的来历?还请自观。”
“好,好!”叶望搓了搓手,轻轻捧起《推背图》,认真翻看起来。李士宁紧张地看着叶望的动作,唯恐伤及书本。女尼见叶望态度虔诚,也收起了轻视之心,稳稳坐下,远观叶望一举一动。
“果然与后世不同!”叶望打开书页,看得了几页,便连连点头,心中不由大为兴奋。《推背图》成书于唐,历经唐宋元明清多个朝代,其间中原几度为外夷掌政,原本的《推背图》早已不知流落何处。
后世,流传最广的《推背图》是所谓金圣叹点评本,自序中言明:“壬戌之夏,得一抄本,展而读之”。金圣叹为明末清初士人,生于1608年,因“哭庙案”被鳌拜下令斩立决,死于1661年。
金圣叹一生中,只有1622年为壬戌年。按照时间计算,时值明朝天启二年,清兵还没有入主中原。
先不说,金圣叹那时候还只是一个14岁的孩童,能够读懂《推背图》这样的文章还是两说。仅流传下来的金圣叹版本《推背图》中的绘图,中间多为满清服侍,就让后人疑是伪造。只是假托大名鼎鼎的评书大王金圣叹的名号,便于宣传。
但令人纠结的是,即便人们怀疑金圣叹版本的《推背图》为假,其中的很多清朝以后的预言仍然惊人的命中,比如后世的太平天国、日军侵华,让人不得不爱恨交加。
直到后来才慢慢发现,除了金圣叹版本的《推背图》以外,目前存世的还有其他五个版本,分别是彩绘明抄本、无图明抄本(无图)、明抄本、清初潘氏八喜楼抄本、清末石印本。
因为涉及国运,《推背图》长时间以来都被视为禁书,不能公开印刷,所以传世的往往都是手抄本。因抄写人各异,图画和文字多有不同。
但真正的原本,就无人见过了。
此刻,叶望手中的《推背图》就与以前所见完全不同,古风更具,纸张也残缺不齐,“李道长,请问这本《推背图》来自何方?”
“不瞒小友,李淳风正是先祖。”李士宁忽然说出一句石破天惊的话来,“此本《推背图》正是贫道家传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