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诸葛见闻

愚木愚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番茄小说网 www.fqxsw.io,最快更新三国之应谋天下最新章节!

    第277章 诸葛见闻

    兖州。泰山郡。南武阳。

    清晨,大雪初霁。

    面色阴郁的陶应从陶谦的房间默默出来,缓缓行至宅院墙角的一株老梅树前停下。

    昨夜一场大雪,梅树每根枝条皆凝挂洁白透亮的积雪,原本已绽放的红梅,被包裹其中,但依然遮掩不住梅花的那抹不屈红。

    “生命的尽头到底是什么?”

    盯着一朵被积雪覆盖的红梅,陶应默默发出灵魂拷问。

    自昨日短暂苏醒过来的陶谦再次昏迷,刚刚郎中已委婉提醒陶应为陶谦准备后事,陶应自己也能看出来,陶谦恐怕活不过今日。

    “生命的尽头是‘无尽境界为主’的‘道光无限’,还是‘泽被万物’的‘身孝道门’?”

    “或者是‘审判’后的天堂与地狱?”

    想到陶谦尚未开启他人生最辉煌的五年,就要从此尘归尘土归土,陶应既为他未能在诸侯间纵横捭阖而遗憾,又为他省去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而庆幸。

    “对你来说,也许生命的尽头是无余涅盘!”

    陶谦在人生的末年突然笃信佛法,或许心中也有着一份期许。

    “咯吱……”

    身后一阵踩碎积雪的声音徐徐传来,将陷入沉思中的陶应惊醒。

    “二公子,加冠贵宾……”

    “管家,加冠不要贵宾,到时就由你代劳。”

    陶应转身,目无表情地再次拒绝了陶安从昨日就劝请名人雅士的念头。

    在这个时代,加冠是件很严肃而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家族越显赫,仪式越隆重。

    加冠不但要挑选吉日,还要选加冠贵宾,并祭祀天地、祖先,由父兄引领进入祖庙宗祠上供、祭祀。

    可眼下的陶应,已没有时间、条件从容筹备了。

    为了让陶谦少带点遗憾离去,陶应只能将一切仪式简化。

    当然,陶应也清楚,以陶氏现在尴尬的处境,除了自己麾下的几个人,很难请到有头有面的人为他当加冠贵宾。

    “礼服都准备好了吗?”

    加冠、婚礼仪式都可以简化,但标志性的礼服还是要的,陶应想让陶谦感受到该有的喜庆。

    “二公子放心,经昨日连夜赶工,都准备好了!”

    经过十数名心灵手巧的裁缝、绣娘一夜的赶工,不仅陶谦、陶应的礼服有了,还准备了四套新娘礼服。

    当然不是给卞氏、丁氏、尹氏、糜贞准备的,陶应是为四个东莞丫鬟准备的。

    “主公,琅邪有消息了!”

    陶应还想问问陶安关于加冠、婚礼现场布置的情况,孙康匆匆走了过来。

    “步子山、吕定公进展如何?”

    有了徐州兵团的消息,陶应立即朝陶安挥挥手让他自去,急问孙康有关琅邪的战报。

    徐州琅邪国北部与青州北海接壤,西部挨着泰山郡的整个东部边境,战线长达三百多里,陶应急切攻取琅邪,可不仅仅是替陶谦出口恶气。

    “刚刚接到步军师的战报,军师与吴兰率领的左路军已接收诸、东莞、东安、莒四县,目前在莒县休整。”

    “吕将军的右路军接管了东武、琅邪、海曲三县,正朝莒县行军。”

    孙康展开手中的一方绢帛,快速将得到的战报向陶应复述了一遍。

    “新任琅邪太守王修已进入琅邪,琅邪提督是仪率兵已在箕屋山一带剿匪。”

    陶应边听边点头,短短几日,徐州兵团已接管琅邪七县,说明步骘、吕岱没有遇到大的战事,后勤也有保障。

    “琅邪相阴德、臧霸有何反应?”

    对徐州兵团来说,难啃的硬骨头在开阳,那里不仅有阴德的两千郡兵,还有臧霸的三千徐州新兵,人的名树的影,陶应对臧霸还是很警惕的。

    “从祊亭传来的消息,臧霸副将昌豨率一千五百人马已进驻临沂。”

    提到臧霸、昌豨,孙康脸上闪过一抹复杂。

    “伯台,昌豨突然驻兵临沂,除了防步子山、吕定公大军外,恐怕还在防着你吧?”

    注视着孙康,陶应脸上现出一丝谐谑笑意,若有所指地提醒了孙康一句。

    孙康神情猛然一肃,立即后退一步,朝陶应躬身抱拳,向陶应疾声表态。

    “主公放心,待观过主公加冠、成亲礼后,康立即返回祊亭,率兵攻占临沂、阳都!”

    孙康本来也是徐州兵团的一员,为了配合步骘、吕岱攻取琅邪,已将一万玄甲军屯在了临沂隔壁的祊亭边界,距临沂只有二十里,随时可以出兵临沂、阳都。

    由于出了陶谦的变故,担心陶谦在自己的辖区出事,孙康并未第一时间夺取临沂,一直在南武阳等待陶应的到来。

    至于与臧霸、昌豨昔日的那点交情,随着臧霸、昌豨上次的南武阳之行,彻底淡薄了。

    “伯台多心了,我只是提醒伯台,昌豨乃反复小人,莫被其蒙蔽!”

    担心孙康多想,陶应忙解释一句。

    “再说,临沂乃大县,城墙高耸,易守难攻,昌豨敢以区区一千五百人马驻防,不是其悍勇善战,而是欲凭借临沂的高墙死守!”

    听了陶应的解释,孙康暗舒一口气。

    “主公,那该如何破城?”

    望着孙康,陶应再次笑笑。

    “伯台难道又忘记昌豨是何种人了吗?”

    陶应抬头望了望天空,喃喃自语一句,扔下回味陶应话意的孙康,抬脚朝院外走去。

    “算算时间,恶来他们应该快到了!”

    ……

    南武阳城内靠近县衙一处稍显宽敞大气的酒楼,刚刚从阳都举家前往鲁县避难的诸葛亮一家用过饭,正在围坐饮茶。

    “二哥,你看这新式桌椅,若用来读书写字,是不是更舒适些?”

    诸葛均轻轻拍了拍桌子,又扭了扭坐下的椅子,一脸新奇地问身边的诸葛亮。

    自进入泰山郡,七岁的诸葛均犹如进了新大陆一般,看什么都充满稀奇。

    诸葛亮放下手中的茶盏,又重新打量了一番酒楼里的桌椅陈氏,眸子里同样大放异彩。

    “确实好用!”

    诸葛亮由衷赞叹一句。

    大汉的书桌很简单,就一个与茶几差不多高的长桌配一个绵垫,这东西叫案,不仅用来读书写字,同样用来宴饮吃饭。

    平时谈事也不是坐着,而是跪着,跪的时间长了,起来双腿都是麻的。

    “二哥,你看看,这口单眼炉上的铁管是干什么的,似一颗大树,都穿破屋顶了!”

    望着火炉上的烟筒,诸葛均一时不明白用途。

    “这个叫烟囱,是用来排煤烟的!”

    正好店里的小二路过,笑着给同样发蒙的诸葛一家人解释一句,在离去的一瞬,眸子里显露的一抹自豪,尽收诸葛亮等人眼底。

    “煤炉、蜂窝煤、烟囱、新式家具、新式农具、独轮车……这些都发明于泰山郡啊!”

    诸葛亮如数家珍般将一路所见列出,不由发出一声赞叹。

    “陶重光莫非是墨家弟子?”

    诸葛瑾听到诸葛亮的赞叹,对陶应背后的身份发出猜想。

    “你们快看,那身着白色袄袍之人就是陶郡守、济南侯!”

    诸葛一家正在各自琢磨陶应,隔窗一桌吃饭的客人望着窗外发出一声惊呼。

    “陶应?”

    听到提醒,诸葛亮、诸葛均急忙跑到窗前,顺着客人指点的方向望去。

    就连诸葛玄、诸葛瑾及诸葛亮的两个漂亮姐姐亦趋步上前,朝正站在路中央笑脸迎人的陶应望去。

    ……

    “阿爹!”

    “阿爹!”

    远远看见陶应,骑马进城的曹昂、何晏立即从马上跳下,欢笑着朝陶应狂奔而来。

    “看招!”

    望着冲在最前面的曹昂,陶应突然虚使一招长枪猛刺的动作。

    “嘻嘻,我闪,没刺着!”

    看到陶应稍显滑稽的动作,曹昂的反应也极快,做出一个格挡闪避的动作,嬉笑着扑入陶应宽厚的胸膛。

    “昂儿,你又长胖了!”

    陶应一把将曹昂抱起,在原地抡了两转才放下。

    “晏儿,《论语·为政》中有句话:‘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如何断句?”

    一身臃肿的何晏,跑得没曹昂快,等来到陶应跟前时,陶应已背手以待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对于陶应每次一见面就考教,何晏早已有了免疫力,甚至还甘之如饴。

    “错,应该是:‘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陶应又刷了一把存在后,一把抱起发怔的何晏,如同抡曹昂一般,原地同样两圈。

    “哼,莫要误人子弟!”

    陶应才将何晏放下,一声极为不满的冷哼传来,将陶应吓了一跳。

    “岳丈……呃,伯喈先生也来了,一路辛苦,快回府喝杯酒水暖暖身子!”

    不待欲教育陶应如何做人的蔡邕出口,陶应快速越过蔡邕,朝他身后的几辆马车疾步而去。

    “陶老二,你还未解释何晏哪里错了!”

    看到陶应还是那个没皮没脸的陶应,蔡邕突然后悔跟着来了南武阳。

    “几位夫人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