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商谈

五叔在此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番茄小说网 www.fqxsw.io,最快更新大唐称王最新章节!

    “求医者络绎不绝?百姓治病,没有那么积极吧?”长孙无忌见又一个计划被打断,不由眉头一皱,再次问道。

    百姓能忍就忍,能撑就撑,一点小病,根本不会去看,这点长孙无忌他还是知道的。

    “因为姑复郡不收取治疗费用…”

    “不收钱!怎么可能!”杜如晦话没有说完,长孙无忌就惊呼了起来。

    “这有什么不可能的,求医者只需要帮助医学院做一些事情,就可以抵扣医药费,医学院用药材救治病人,病人帮助官府做事,官府支付医学院工钱,承担他们的开支,这就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循环。”杜如晦讲解道。

    李世民有些奇怪的看了长孙无忌一眼,因为今天长孙无忌,表现有失水准。

    “陛下,这是一件好事,长安拥有很多医者,可以按照这种方式,组建医学院。”房玄龄提议道。

    “嗯,这事可以考虑。”李世民轻轻点头说道。

    “陛下,王太守曾经说过,对于穷人可以免费,有钱人则没有必要。”杜如晦说道。

    《骗了康熙》

    “区别对待,会不会引起不满?”李世民迟疑了一下问道。

    “不会,有钱人更在意能不能治好自己。”房玄龄笑着说道。

    “那到也是啊!”李世民失笑道。

    “这事记下来,改天再谈论一下如何安排,克明你再说说其他的事情。”李世民摆摆手说道。

    在御书房之中,有一张书桌,摆放在角落,正有人奋笔疾书,记录李世民需要的东西。

    “姑复郡给臣印象最深,除了医学院,就是养殖场,他们的养殖场,虽然没有上林苑那么大,但是养殖的家禽,却要多上许多,密密麻麻的家禽,看上去就非常惊人。

    每一处养殖场,每天都能收获上万的蛋,一部分用来孵化幼崽,一部分则提供给军队,官吏,老人和孩子。”杜如晦咂咂嘴回忆着说道,显然到现在,他想起养殖场,还非常吃惊。

    “我们也学着建了养殖场,不过数量增长很慢,死了一些,产蛋不多。”房玄龄眉头一皱说道,从姑复学了不少东西,只不过差强人意。

    “这我到是略知一二,姑复郡的养殖场,注重卫生,每天上下午都有人打扫,喂养也很精细,他们养殖了蚯蚓来作为饲料,而且冬天会给家禽升温。王太守说这叫…这叫科学养殖。

    据说还会对家禽进行挑选,瘦弱的挑出来杀掉,只养殖体型强壮的,用来孵化的蛋,也是那些产量高的家禽,所产的蛋。

    当然!臣也是一知半解,要想知道完整的养殖方式,最好从他们那里叫人过来指点。”杜如晦讲解道。

    “好家伙,原来还有这么多门道,难怪一直比不上。”房玄龄感叹道。

    “嗯,写信给王牧,让他安排人过来指点。”李世民点点头说道,他刚才就在计算,一个养殖场,每天产蛋上万,姑复至少有五个养殖场,一天五万枚蛋,一个月就是一百五十万,别说有多种,就这数量,已经让他心里火热。

    李世民心里想的是,姑复能建立五个,那么整个大唐能建立多少呢?别说多了,就按照五十个计算,一个月就有一千五百万枚蛋。

    算着算着,他脑子就已经被热血冲得昏昏沉沉的,掩饰不住迫切的心情,所以他补充了一句:“尽快!”

    杜如晦理解的点点头,他第一次见到的时候,同样非常震惊,百姓从棚子里,抬出一框框拳头大的鹅蛋,堆得满满当当的一屋子。

    因为蛋不好运输,除了一部分本地吃,剩下的则会加入军粮之中,把大量蛋混进面粉里面,制作成饼子,面条。

    杜如晦有时候都在羡慕,姑复郡的人生活太好了,虽然不可能天天吃肉,但是比起大部分人,都要好得多。

    “还有其它的吗?”李世民压制住心情再次问道。

    “精耕细作方面,他们做得更好,高大的水车,几乎在姑复每一个村庄都能见到,把水不断的抽到田里,带动着磨坊。

    姑复五座城池,道路已经快要全部连通了,全是宽敞的水泥路面。”杜如晦回忆着说道,最后歉意的对李世民一笑:“臣在姑复时间不长,只看到了这些。”

    “已经很不错了,如果整个大唐,都像爱卿嘴里的姑复郡,朕就高兴了。”李世民感叹道。

    “还有水运,姑复到长安,这几次全走的水路,不但快捷,运输量也非常大。如果是以前,恐怕一年半载,都难以得到那边的消息,现在每一季都有人员往来。”房玄龄提醒道。

    “水运确实重要,南粮北调可以减少消耗,传旨匠作监,建造船只。”李世民点点头说道。

    “陛下,匠作监在打造水车,制作水泥,还有煤矿,养殖场,恐怕没有多余的人手。”房玄龄提醒道。

    李世民被房玄龄的话,说得一愣,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居然会缺少匠人,他觉得好像没有弄大的工程。

    仔细的估算了一下,这才发现房玄龄说的是事实,不由揉揉额头问道:“可有办法,抽调人员?”

    “抽调是没有问题,只不过这速度快不起来。”房玄龄回答道。

    “慢一点就慢一点吧。”李世民无奈的说道。

    他知道因为香料的问题,接下来匠作监之外的船工,肯定会一扫而空,全部汇聚到江南一带,只是依靠匠作监的匠人,肯定很慢,主要是水车也很重要,停不下来。

    君臣商议了好一阵,又谈起了今年的规划,直到过午,这才散去。

    “老狐狸今天有失水准啊!”离开皇宫,杜如晦淡淡的笑着说道。

    “嘿嘿!关心则乱,他想得太多了。”房玄龄忍不住笑了一声。

    “他所在意的,别人未必会在意。”杜如晦微微摇摇头说道。

    “克明你是说,他们无心朝堂?”房玄龄问道。

    两人虽然没有提名字,但是都知道说的是谁。

    杜如晦微不可查的点头说道:“以我看来是的,毕竟在外面自由自在。”

    “无心朝堂好啊,没有那么多狗屁倒灶的事情。也没有那么多算计,不用过得那么累。”房玄龄语气之中,带着一丝羡慕。

    “没办法,在其位谋其事,你我深陷其中,有进无退。如果不是有一大家子,还不如死了清净。”杜如晦感叹道。

    大家族牵一发而动全身,杜家都指望着他,自然不好退下来,更何况还有子女。

    “谁家不是呢。”房玄龄苦笑一下说道。

    房家虽然没有杜家那么大,不过亲戚朋友也不少,如今虽然没有乡党一说,不过人总是更信任老乡,也想着有人帮衬,所以不知不觉,就汇聚了不少人,都指望着房玄龄吃饭。

    “这次你们杜家有何行动?”房玄龄问道。

    “自然是出海探寻。”杜如晦也没有隐瞒,开口说道。

    “房家出一些人,就跟着你们。”房玄龄并不觉得意外,微微一点头说道。

    杜如晦一口答应道:“好,王兄弟答应给我挑选两个大岛,到时候你们房家,自己选一个,是好是坏,就看天意。”

    “呵呵,这个不错,全凭运气。”房玄龄笑着说道。

    “想不到大唐之外,还有那么广阔的天地,真是大开眼界啊。”杜如晦感叹道。

    两人早已经交流过,所以房玄龄明白杜如晦说的是什么,他笑着问道:“你为何没有在陛下面前提起?”

    “你这是考我啊!”杜如晦没好气的看了一眼挚友说道。

    房玄龄笑而不答,显然是想看看,挚友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样。

    “陛下雄心勃勃,如果知道外面的天地,定然心里向往,只不过如今大唐,更需要安稳,不能太折腾了。而且有岭南和姑复在开拓,已经足够。”杜如晦说道。

    “你说得极是,如今朝堂,以安稳为主。”房玄龄赞同道。

    “你发现没有,这两年朝堂越发平静了。”杜如晦问道。

    “这不是正常的吗?天下安稳,朝堂自然要平静一些。”房玄龄眉头一动,不解的说道。

    “羊毛,煤炭,玉石,大家都顾着向外跑,到处寻找发财的机会,自然就少了许多精力,放在朝堂之上。”杜如晦摇摇头说道。

    房玄龄眉头微微一皱,思索着说道:“你不说,我还真没有想到这一点。”

    “你说这是刻意引导,还是无心之举?”杜如晦眼睛微眯着问道。

    听出了好友有些迷惑,房玄龄认真思考了一会,这才说道:“应该是无心之举,毕竟当初他需要借助蜀中家族的力量,后面是存心引导,也并非是因为朝廷安稳,而是需要人力。他却不知道无意之中,帮了我们一个大忙。”

    说着,房玄龄顿了顿又继续说道:“当然!也有可能,是他有心让世家力量向外扩张,毕竟他知道外面天地广阔,任何一家都没法独占,说实话,他这个人,我看不懂。”

    杜如晦忍不住笑了起来,随后说道:“王兄弟这人,很明确的告诉我们,啥叫人不可貌相,比起程知节,他脑子更好用,还不像那个家伙,混不吝的。”

    房玄龄也忍不住笑着点点头,表示赞同,程咬金有时候会装疯卖傻,撒泼胡闹,让不知情的人以为他是个浑人,却不知道,这是他刻意塑造的形象。

    但是不得不承认,他这个办法很好用,我就不和你讲道理,能动手就不动嘴,所以你明知道他是装的,偏偏拿他没有办法。

    “这次香料事件,恐怕大唐世家,有一半的力量,会投向海外。”房玄龄感叹道。

    “是啊!”

    见杜如晦笑得有点古怪,房玄龄好奇的问道:“你这是有事情没有说出来,莫非其中有何隐情?”

    “隐情到谈不上,只不过有些人恐怕会吃一些苦头,折损一些实力。”杜如晦嘴角一翘,带着笑意说道。

    房玄龄眉头一挑,猜测道:“都被利益冲昏了头脑,想必海外并没有那么简单,不然的话,也等不到现在才发现。”

    “厉害,这都被你猜到了,大海之上,风高浪急,一不小心,就是船毁人亡,江南的人虽然熟知水性,不过近海与南洋,并不一样。还有那些土族,也并不是那么好相与的,没头没脑的冲过去,不吃亏才怪。”杜如晦一副等着看好戏的样子说道。

    “原来是这样。”

    “姑复为了开拓海外,做了详细的规划,多大的岛屿,去多少人员,跟随着除了护卫,还有医官,工匠;甚至包括食物,饮水,都有强制规定,比起行军,还要严格。”杜如晦讲解道。

    “谋定而后动,难怪短短数年,能够拓土千里,征服数十个部落,小国。”房玄龄赞叹道。

    “这也是我像王兄弟学到的,在姑复郡,任何事情,都必须要有计划,每一个村庄,都要有书面的计划,这一年需要做什么,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做得好有奖励,做不好就有惩罚;县令则要对未来三年,或者五年,做出规划,第二年根据进度做出调整,可以说姑复郡即便三五年没有郡守下令,都不会生出乱子。”杜如晦佩服的说道。

    “三年计划,五年计划,这完全可以拿到朝堂上来用啊。”房玄龄嘴里喃喃自语的念叨着。

    “没错,我也是这样想的,只不过想写好奏折,再呈与陛下。三省六部,完全可以针对自身,先定下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去做,而不是等事情发生,才去解决。”杜如晦点点头说道。

    “嗯。”房玄龄应了一声,陷入了沉思之中,他在思考,这是否可行,又该如何操作,其中的利弊要考虑清楚。

    无过便是功,这一点是官场的共识,只要治下没有出乱子,没有案件,就是最好的消息;包括无为而治,这也是很多官员的心思,要他们主动找事情来做,这会引起很大的动静。

    如今的官员,九成来至于世家,让他们吟诗作画,书写文章,讲讲道理,所有人都会,真要说务实,完全是抓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