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摊牌了

酸汤折耳根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番茄小说网 www.fqxsw.io,最快更新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最新章节!

    ‘朕怎么知道这些的?’

    ‘地球人都知道的事。’

    刘禅暗自吐槽一句,然后却笑着道:“这是朕从一本不知名的古籍中看到的...”

    诸葛亮与徐庶俩人闻言相视疑惑片刻,突然觉得他们的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多余问的。

    这些年来,刘禅经常弄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说出一些足以改变时代的话,但是每当问他出处,他的回答永远都是——从不知名的古籍中看到的。

    诸葛亮是谁?

    徐庶又是谁?

    他俩可都是这个时代的大贤,虽说世上古籍甚多,但是他们自认他们看过的经典古籍,绝对不比刘禅少。

    更何况,名誉华夏的诸葛卧龙先生,重来就不喜欢引经据典,在他看来,那完全就是书呆子的行进。

    可是,刘禅说的古籍的总结也好,经验也罢,可都是这个时代从未有过。

    接种牛痘,就可以免疫天花。

    硫磺、硝石,加上木炭,就可以配制出恐怖的炸药。

    如今还有各种听都没有听过的稀世蔬菜。

    这——

    真的都是来自所谓不知名的古籍吗?

    俩人的疑惑,刘禅也看见了,只是他才不去管它,反正世上古籍经典那么多,不管是你诸葛卧龙,还是徐庶这样的大贤,你们确定你们看过世上的所有经典古籍吗?

    “相父,徐爱卿!”刘禅转移话题,从旁边拿来两双筷子,递给二人笑着道:“快来尝尝朕做的醋溜土豆丝,看看味道如何?”

    面对美食的诱惑,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徐庶,很快也就将刘禅此前的话,抛到了九霄云外。

    毕竟——

    他俩,可都是地道的吃货。

    首先是徐庶,夹起一些土豆丝,先是嗅了嗅,嗅觉立即被酸酸的醋味打开,好像刺激到了他的食欲,快速将土豆丝放进嘴里咀嚼。

    “陛下!”徐庶一边咀嚼土豆丝,一边不停的点头称赞:“此物真乃人间美味,土豆丝香脆,还弥漫淡淡的醋香味;”说着忍不住又夹起一大筷子土豆丝喂进嘴里,好一个满足。

    “美味!”

    “美味!”

    “孔明!”徐庶一边吃着,一边催促诸葛亮:“此物乃是庶此生首次品尝,快试试,保证让你立即爱上它。”

    诸葛亮早就想试试了,只是让徐庶抢了先,然后又被他那夸张的表情吸引住了,倒是忘了亲自品尝。

    “好!”诸葛亮这才反应过来,也是夹起一些土豆丝嗅了嗅,表情几乎与徐庶相同,然后快速喂进嘴里,一边吃着一边不停的夸赞,总之就是一句话,这醋溜土豆丝,就是人间美味。

    作为厨子,做出来的食物,得到食客的夸赞,总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虽然这土豆丝味道还不错,但是前世吃了二三十年的刘禅来说,只能暗自感叹;‘两位,你们真的是生错了时代。’

    不就是一盘土豆丝吗,至于像你们说的那么夸张?

    看着徐庶与诸葛亮完全不顾及他们个人的形象,大快朵颐的吃着天子烹饪的醋溜土豆丝,这让围观的几个大臣,还有宫女太监,侍卫们忍不住的咽起了口水。

    不断有咕嘟咕嘟吞咽口水的声音,诸葛亮连吃几口土豆丝,才赶忙招呼道:“诸位快来品尝品尝,陛下烹制的这土豆丝,美味至极。”

    刘禅也不搭理他们,继续挥舞着锅铲,又将一盆土豆丝倒进锅里翻炒,没办法,刚刚那一盆土豆丝,照诸葛亮徐庶他们这个吃法,用不了多久,就会一干二净。

    正所谓,人生在世,唯有美人美食不可辜负,后者更甚。

    若是放在平日,刘禅亲自下厨,还不得让诸葛亮说教一番,陛下乃是天子,怎可亲自做这些事情。

    但是这一刻,他完全被土豆丝俘虏,对于刘禅,压根儿就不再顾忌,还有那些被招呼过来的大臣们,一个个的四五十岁的人了,整个就如同一帮孩童,就差为了一筷子土豆丝争抢起来。

    不大会儿功夫,一盆土豆丝,就被十几个大汉文武大臣,给收拾得干干净净,最后那关索更是端起盆子,将最后的一点残羹全部扫进嘴里。

    这可让外面的宫女太监,还有侍卫们,那个眼馋啊。

    看着不断吞咽口水的他们,刘禅笑着道:“都别急,土豆丝还多,一会儿你们都能吃上。”

    “谢陛下!”

    众人齐声道谢,而这一边几个大臣又将目光锁定在刘禅的锅里,因为这一锅土豆丝又快起锅了,不过刘禅却是翻了个白眼说道:“诸位,这土豆丝虽然好吃,但是咱也不能贪杯。”

    说着指了指不远处的两口大铁锅,笑着说道:“那里还有更加美味的食物,留点肚子一会吃它。”

    闻得刘禅的话,众人很快就将视线转移到两口大铁锅,此时锅里正冒着阵阵青烟,鼻子轻轻一嗅,就能闻到炖肉的香味,但是味道似乎与他们熟知的炖肉味道,有很大的不同。

    看着大臣们这般模样,刘禅暗自想笑,心说你们可都是朝廷大臣,咱能不能顾忌顾忌个人形象?

    不过,这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土豆是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眼里,而且又亲自品尝过土豆丝,他们的味蕾早就已经被打开,那还顾忌得了其他。

    刘禅也不管他们,炒完这一锅土豆丝,就让御厨们按照他的方法,将剩下的土豆丝炒了,而他则在一旁指点他们,这些炒菜的手艺,他不能全靠自己来做,得教会他们。

    半个时辰之后。

    在刘禅亲自品尝之后,确定土豆炖肉已经熟透,在众人的期待中,刘禅宣布了他们都想听到的话。

    “开饭!”

    帝国皇帝,皇后,太子,公主,朝廷大臣,平时对于饮食那是十分的讲解,今天算是给他们来了一个特别的体验。

    野炊——

    对,他们这就是在野炊。

    因为今天忙完播种,刘禅并未让他们去附近村寨,也没有回到长安,而是就在皇家农场边缘的一块空地上,摆了个露天厨房就开始在这里烹饪。

    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吃饭自然也就是席地而坐,无论是朝廷大臣,还是刘禅张鸯他们这些皇室成员,都是就地围坐,然后由宫女太监,将食物给他们端到跟前。

    两位小皇子,还有小公主,他们先前也尝过土豆丝,此时看到一碗土豆炖猪肉,就是这香味,就已经将他们吸引。

    汉阳长公主刘蓉玥,宫女刚将餐食放到她面前,她就不管不顾拽一块排骨,美滋滋的啃着,一边啃着,一边满足的欢喜说道:“太好吃了,父皇,咱们以后每天的膳食,都吃这个可好?”

    “哈哈哈!”刘禅大笑:“小金豆喜欢就行!”

    接着自然是她的两个弟弟,太子刘谌,秦王刘谭,看着姐姐如此夸张,自然也是忍不住这美食的诱惑,很快也是狼吞虎咽起来,与小金豆一般,一边大口吃着,一边不时夸赞食物好吃。

    唯一显得比较矜持的,也只有皇后张鸯,她细嚼慢咽美美的品尝着难得的美食。

    俩大锅土豆炖肉,三大盆土豆丝,不大会儿功夫,就被十几个大臣,刘禅一家五口,还有几十个太监宫女侍卫们,吃得连一口汤都没有剩。

    吃饱喝足,看着一帮笑容满面的大臣,刘禅很满意。

    此前这一年,大汉因为天花,朝臣们都是非常辛苦,而且接下来大汉也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解决。

    今天——

    就当是给他们放松放松。

    这,其实也是刘禅将他们带出来的目的,一是排解过去一年大家的紧张疲惫的身心,同时也是一次拉近君臣关系的好机会。

    傍晚时分。

    未央宫。

    鸳鸯殿。

    折腾了一天,刘禅虽然心情舒畅,但是却也非常的疲惫,刚一回到寝宫,就倒在了床榻之上。

    张鸯一边轻轻给刘禅揉捏着肩膀,一边亲昵问道:“陛下,您今天说的,真的是从古籍中看到的?”

    张鸯突然这么一问,刘禅不由愣了一下。

    “鸯儿为何如此问?”

    谷衲

    “嗯...”张鸯顿了一下,道:“鸯儿只是好奇,陛下每次都说是古籍上看到的,可是又不记得是何古籍...”

    这——

    刘禅顿时语塞,其实这事儿怕是今天诸葛亮他们,也有这番好奇,只是被美食给诱惑到了,才没有继续追问而已。

    张鸯是他老婆,现在寝宫里,就只有他们两人。

    “哈哈哈!”刘禅先是朗声笑了起来,然后故作疑惑的样子问张鸯:“那,鸯儿觉得,应该是怎样呢?”

    “鸯儿,可是不信任朕?”

    刘禅话音刚落,张鸯却是摆了摆手,说道:“鸯儿自然是相信陛下,只是陛下为何只记得这些古籍中的内容,却不记得古籍的名字。”

    张鸯的好奇,其实早就有了,只是今天突然想要了解一下而已,被她这么一问,刘禅顿了顿,快速开动脑筋,琢磨该如何回答她的话。

    因为他很清楚,张鸯能够有这番好奇,其他大臣,包括诸葛亮他们在内,自然也是有这些好奇的。

    现在天下还未一统,可不能让他们把心思放在朕的身上。

    “鸯儿!”刘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他坐起身子,然后看了寝宫的外面,确定门外没人后,才故作有些惊讶的样子,盯着张鸯说道:“朕遇到过一件神奇的事情,鸯儿可要替朕保密。”

    “嗯!”张鸯被刘禅这么一说,也是有些紧张。

    “朕,曾经死过一回。”

    “什么?”张鸯顿时瞪大眼睛,瞠目结舌的样子。

    人死不能复生,这是古往今来人们公认的道理,可是按照刘禅说出的这番话,也就是人死了,还可以复活?

    “鸯儿别紧张!”

    刘禅说得很淡定,不过声音却压得很低:“朕还是朕,并不是什么妖魔鬼怪。”

    看张鸯有些紧张,刘禅故意开起了玩笑。

    “鸯儿知道!”张鸯点头道。

    然后张鸯却是一脸好奇的看着刘禅,想听他继续讲述他要说的故事,主要也是因为刘禅的这句,朕曾经死过一回。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那是...章武三年...”刘禅将张鸯搂在怀里,慢慢的讲述他胡编的故事。

    “那时候,朕还是太子,得知父皇病重,便与相父前往永安宫探望,可是看着父皇奄奄一息,朕悲痛欲绝,旋即昏死过去。”

    这段故事,张鸯知道,其实在现在的大汉王朝,有很多人知道这事儿。

    这事儿后来让百姓们说成是皇帝仁孝,看着先帝病重,居然悲痛至昏厥过去。

    只是,接下来刘禅的话,却让张鸯愣住了。

    “朕昏死之后,到了一个奇怪的世界。”刘禅刚一开口,张鸯就忍不住追问道:“什么样的世界?”

    “未来!”刘禅肯定的道。

    “朕去到了两千年后。”

    刘禅知道,因为他不断折腾一些新奇的东西,说一些稀奇的话,已经让张鸯,还有朝臣们疑惑,若是继续用古籍经典搪塞,似乎很难在继续掩饰下去。

    倒不如给他们说说实话。

    当然,这实话也得稍微加工一下。

    “两千年后?”张鸯更是惊奇:“那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嗯,”刘禅点头道:“人类经过两千年的发展,未来的世界科技发达,人们都住在高高的建筑里,街上到处是汽车,天上还有飞机。”

    “汽车?飞机?”张鸯愣住:“这是什么东西?”

    “这个啊!”刘禅笑道:“就是我们现在常见的马车,只是未来人们的马车,是不用马拉它就可以自己跑,而且还有的车,可以在天上飞。”

    “哇!”张鸯惊奇的道:“那岂不是如神仙一般?”

    “哈哈哈!”刘禅摆了摆手,道:“这个世界,那有什么神仙妖怪,那是人们的智慧。”

    “哦!”张鸯点了点头,好奇的道:“然后呢?”

    “然后...”刘禅顿了顿,道:“然后,朕看了一些史料,有记载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

    “史料?”张鸯又一次好奇:“史料中,是如何记载的?”

    若是放在以前,张鸯听到这话,绝对以为刘禅就是脑子坏掉了再这里说胡话,但是现在她真的相信了,主要也是刘禅做出了太多超前的东西,说出了很多奇怪的话。

    既然刘禅去到了未来,而且还看到了关于他们现在这个时代的史料记载,她自然是很好奇的。

    “史料记载,鸯儿也是朕的皇后,第二任皇后。”

    刘禅刚说到这里,张鸯脸色变得有些肃然,道:“姐姐?”

    “嗯!”刘禅点头道:“按照史料记载,鸯儿病逝于建兴十五年,病因不详。”

    “建兴十五年?”张鸯有些好奇:“姐姐是去年走的,去年是建兴十七年啊?”

    “嗯!”刘禅点头道:“因为朕知道了鸳儿会提前离开,所以这些年,朕才让她平时多加锻炼身体...”说到这里,刘禅叹息一声,张鸯似乎也明白了一些什么。

    因为这事儿,她是有印象的,无论是在成都,还是后来到了长安,姐姐的作息十分规律,每天早睡早起,特别是早上起来,她都会做一些简单的肢体锻炼。

    她此前问过姐姐,张鸳说是陛下让她这样做的,说如此可以使人身体健康,后来张鸯也养成了同样的习惯。

    “但是,”刘禅叹息道:“史料中并未记载大汉迁都长安,朕也不知道那贼子会将天花,传入后宫。”

    “大汉未曾迁都长安?”张鸯惊奇的道。

    “嗯!”刘禅确定的道:“按照史料记载,再过十几年,我们大汉,就会灭亡,朕...”刘禅说着,指了指张鸯的鼻尖,叹息道:“还有鸯儿你,会成为曹魏的俘虏。”

    “胡说!”张鸯闻言大怒:“我大汉如此强盛,岂能让贼人曹魏所灭?”

    “那是史料记载的!”刘禅笑道:“现在,曹魏自然是灭不了我们的大汉,以后朕还要带着大汉的铁骑,踏平中原大地。”

    “嗯!”张鸯肯定的点了点头,虽然她不知道史料中,是如何记载的这段历史,但是作为大汉的皇后,她自然是希望大汉越来越强盛。

    说到这里,张鸯先是顿了顿,然后突然问道:“所以,陛下做的那些,都是从未来获知的?”

    “要不然呢?”刘禅翻了个白眼,笑着说道:“汝还真当是朕从什么古籍中看到的?”

    ...

    “此言当真?”

    宣室殿内,丞相诸葛亮也是目瞪口呆,其实他一直就有些好奇,只是天子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利于大汉,所以他也才一直没有刨根问底。

    今天一早,刘禅突然召他入宫,跟他讲述了一个奇怪的故事。

    看着诸葛亮那一脸的惊奇,刘禅并不意外,因为昨天晚上,他将这个故事讲给皇后张鸯时,张鸯的反应,跟诸葛亮是一模一样的。

    “嗯!”刘禅点头道:“朕看到的史料,就是如此记载的,相父鞠躬尽瘁一生,最后也未能力挽狂澜。”

    “等等...”诸葛亮突然打断了刘禅的话,问道:“陛下,您是说老臣的第一次北伐,是因为马谡丢失街亭,才导致我军大败?”

    “嗯!”刘禅点头道:“原本相父突然兵出祁山,曹魏准备不足,致使陇右诸郡望风归降,但是后来曹魏及时反应,派出曹真、张郃阻击相父,而此时相父需要争取足够的时间,挡住曹魏的援军。”

    “只是,街亭之败,让相父...”

    诸葛亮顿时愣住,要说刚开始,他或许觉得刘禅这就是编了一个故事蒙骗于他,但是这一刻,他真的相信了,相信皇帝真的是去过未来,而且还看过后人对这个时代的历史记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