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盐业公司(四)

半老夫子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番茄小说网 www.fqxsw.io,最快更新大明帝国设计师最新章节!

    张三去天津可不是轻车简从去的,他是带着一个庞大的团队,有官员、工匠、士兵和商人,还有大量的物资,为了不引起朝廷的忌惮,提前给朝廷做了报备,这是驸马都尉的做生意的车队!

    过居庸关时张三又一次仔细打量一番这座雄关,看着高耸的关墙,林立的剁口,不愧为天下第一雄关。

    出了居庸关过昌平州,直奔北通州,在张家湾渡口上了前往天津的大船,前后两世张三都是第一次坐帆船,看着竹竿竹席编织的硬帆在船工的操作下左右摆动,以找到合适的风位,大船在运河上被纤夫拉动,缓缓离开码头,渐渐的纤夫的不用纤夫的拉动也能正常行驶,撤掉挂在船舷上的纤绳,船借八面风,不大功夫就行到漷县,这是一个州辖县,站在甲板上看着两岸边上冬日里灰黑色的田野,北方天寒不像是中原地区冬麦常绿,田地的冬麦已经枯黄,要等到来年开春才能返青。

    这里还是京畿之地,现在还是一片平静,到了明年的现在,这里将成为人间地狱,建奴十几万八旗、蒙古、包衣从潘家口、龙井关越过边墙,大掠京畿之地,整个蓟镇、永平府,顺天府都成了人间地狱,建奴在京畿之地横行近五个多月的时间,才从容撤出关外,饱掠而归!

    这一次的入关大掠是大明走向灭亡的导火索,整个朝廷上下应对失措,错失各种良机,由于后勤混乱导致多支勤王大军哗变、溃散,这些逃兵害怕朝廷追究责任,不敢回到故乡,一小部分落草为寇,大部分加入了流寇阵营,有了这些有些丰富作战技术的老兵加入,流寇的作战水平大幅提高,各部流寇首领手里都有了一个叫做老营的精锐核心。依靠核心裹着活不下去的百姓,四处劫掠给明朝的地方经济造成了致命的损失,从而更进一步的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当张三与巩永固雇佣的帆船队到了香河县的时候,从来没有做过帆船的张三很可耻地晕船了,看着张三抱着船舷栏杆大吐特吐,巩永固不厚道的笑了,他端了一杯水递给张三漱口,然后说道:“没想到三哥还晕船啊!”

    “洪图这是何意?我就不能晕船吗?”

    “小弟一直以为三哥无所不能,没想到今天栽在这大船上,这样才对,让我知道三哥也是食人间烟火的!”

    “我又不是木雕泥塑,怎么能不食人间烟火,这是岂有此理!”

    经过巩永固的一番转移话题的调侃,张三忽然感觉晕船的感觉好多了,不由笑道:“洪图!看来你这嘲讽还挺治愈的!我不晕了!”

    巩永固撇撇嘴道:“那是我转移你的注意力了,以前我常跟着我爹四处游历,坐车坐船在所难免,那时我也晕,后来遇到一个同行的客人,是个名医姓吴,叫做吴有性,他告诉我克服晕船的一个办法,就是在晕船的时候做一件非常难做的事,把注意全集中在做事上,不再想着晕船,那就不晕了!”

    “吴有性!”张三听到这个人名感觉非常耳熟,感觉在哪里听说过,好像是前世逛论坛的时候,听别人讨论中医的时候提到过这个名字。便顺口问道:“洪图可知此人现在在哪里?”

    “这我还真不知道,这人不慕名利,一心潜心医学,四处行医寻找疑难杂症,谁也不知道他云游到了哪里!”

    张三一听有些惋惜,希望营的医学发展,正缺少这样一个医学领域的宗师,带领希望营的医学发展。

    坐船行走确实要比陆路要便捷许多,沿着运河一直汇入海河,前行至三岔口天津卫城,天津之名源于靖难之役,朱棣在这里上船驶入南运河直下山东,因其后来靖难成功,给这三岔口之地取名天津,为天子津渡之意。

    张三一行人并未进城,而是顺流而下继续前行,他们此行的目的的是大沽口,那里将是大明新式海军的诞生地。

    张三一到大沽口就发现这里有军队驻防,不过这些军队看起来比乞丐强不了多少,一见到有大船停靠在了他们的营房附近,有一个身穿千户服饰的武官带着几个人过来询问:“船上的什么人?”

    “我乃驸马都尉巩永固!你是何人?”

    问话之人一听,这船上竟然是个大人物,竟然是个驸马爷,虽然驸马都尉没什么权力,但也不是他这样的小武官能惹得起的。这驸马爷不在京城享福跑到这大海边上干什么来了?这千户马上换了一副谄媚的笑脸问道:“卑职是天津卫大沽口千户所的千户,名叫周炳利,驸马爷来此可有什么贵干,不知卑职可有帮得上忙得地方?”

    “周千户是吧!你对这附近可熟悉?”

    “卑职从小就在这海边长大,那是再没有比卑职更熟悉此地之人!”

    “那好!你带我等去寻一处能泊下大船的海边,要用心做事,做好了我在陛下那为你说上几句好话,必然够你受用终身!”巩永固一番话连打带拉,一下子就把这周千户压服了。

    “是!卑职这就带驸马爷去,卑职知道大河如海向南行驶一段有一地方名叫塘沽湾,那地方的海边不用修整就能停靠大船!”

    旁边的张三一听塘沽湾三个字,心中就是一片火热,难道那地方就是后世的长芦盐场吗?虽然长芦县在沧州长芦,但是后世的食用盐可并不在长芦,整个渤海湾到处都是盐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长芦盐场。

    只要在天津站住脚,不断开辟新的盐田,以希望营的工业能力,生产的食盐必然会以质优价廉占领整个大明的市场,让吃盐不再是百姓的负担。

    有了地头蛇的带领,整个船队很快便找到了周千户所说的塘沽湾,这里是一片大滩涂,因为海水倒灌的侵袭,这里就是一片盐碱地,不说寸草不生,重庄稼那是一点希望都没有,这样一处在老百姓看来毫无用处之地,在张三眼里却是白花花的盐和白花花的银子。